陈和生:“我每天都如履薄冰” -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办事指南
 
创新风采录
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 >> 党的建设 >> 创新文化 >> 创新风采录
 
陈和生:“我每天都如履薄冰”

    在许多人眼里,陈和生十分幸运,既赶上了好时候,也抓住了机遇,曾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直接指导下学习和工作,在高能物理研究方面的学术造诣非同一般。最近,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  isi下属的ighlycited.com公布,他是中国大陆论文被引用频次最高的两位学者之一。1998年他受命担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成为我国政府投资6.4亿元人民币改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科学工程项目的总经理。
  这一切,对于人的一生而言,不可谓不成功。然而,陈和生说:“我没有一丁点儿成功的感觉,每天都处在无穷尽的矛盾和压力下,如履薄冰。”
  如果陈和生仅仅是作为一名科学家专心于自己的研究项目,那么,他在他的行当里可以比很多人更自在,更游刃有余。然而自1998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后,他必须不断地切换自己的角色:有时是高能物理方面的专家学者,有时是科研管理者,有时是总工程师,有时是商业谈判专家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他无法逃避的人生新挑战。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所长不都这样吗?其实,他们之间由于学科不一样存在很大差异。
  就学科发展而言,高能物理的发展在当代社会能否继续得到国家的重视,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陈和生知道,“在许多人看来,粒子物理学似乎已回答了物质结构在粒子层次的主要问题,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粒子物理不大可能出现重大发现。粒子物理面临的是一片荒漠”。作为一名专家他更清楚,在新世纪粒子物理仍有更多更严峻的问题亟待回答。这是粒子物理学在新世纪发展的动力,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作为所长,他需要把这些分析和信息传递给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公众,只有如此,他才能带领高能物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才能带领研究所继续前行。为此,他付出的努力,人们从新闻中已看到了,国家已经投资6.4亿元改造正负电子对撞机。
  然而,这只是他作为一名在任所长迈出的第一步。“所长的名称听起来很风光,可与之相应的是责任、义务和压力。中科院高能所是中科院目前已经不多的大院子,所有矛盾都集中在研究所领导班子身上”。为了解决这些矛盾,2003年高能所举办了建所以来第一次的大型管理工作研讨会,就如何改进、规范高能所的管理工作进行了讨论。
  显然,这是他提高研究所管理水平和缓解各种矛盾迈出的一步,也是高能所试图向管理专业化发展推出的一项措施。
  第三步,是研究所的“核心”: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国家建正负电子对撞机时是计划经济,一切都围绕对撞机服务,不管赚不赚钱,所有的机器设备无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但这次的改造处于社会转型期,工程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推进。
  这是陈和生的关键性第三步,也是对他这个科研管理者的第三大挑战。
  他说,“这里仍然头绪纷繁复杂,各种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必须一一捋清楚,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稍有不慎或闪失,就可能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罪人。”
  在2004年4月,人们已经看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第一阶段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高能所有关部门介绍,2004年11月19日16时41分,在直线加速器控制室的示波器上清晰地得到了直线加速器出口处的电子束流信号。经测算:流强约为2a以上。这个信号的获取,标志着bepcii直线加速器的改进工作取得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陈和生介绍,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性能将是美国同一类装置的3到7倍,对研究比原子核还小1亿倍的夸克粒子等基础科研有重要意义。
 
(本栏目与科学时报社合办)?
(科学时报记者 王 静)
 
 
 
 
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 copyright 1996-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京区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106号
电话/传真:(010)62661266/(010)6266124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18号紫金数码园1号楼 邮编:100190 email: dwxcb@cashq.ac.cn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