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技物所:凝炼发展战略目标,促进重大任务完成-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文化园地

上海技物所:凝炼发展战略目标,促进重大任务完成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工作的实施,使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十余年形成的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基础又跃上了新的台阶。在新时期办院方针的指引下,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全面推进,我们愈加清晰地感到“机遇与挑战、成绩与困难”共存的紧迫感。对此,我们及时动员全所上下群策群力,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在完成国家重大任务过程中,进一步凝炼和提升本所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发展前沿,坚持以国家层面的重大工程任务为牵引,以应用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为主导,加强红外光电前沿技术的原创性和基础性研究,发展先进红外光电系统技术。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当代红外光电的尖端技术。研究所在从事国家层面的红外光电技术及其应用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通过知识和技术的转移,促进高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扩大产业化的规模。”
   一、瞄准国际前沿,凝炼战略目标,满足国家需求
   上海技术物理所作为我国红外与光电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近年来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为国家做出了很有显示度的贡献。所班子把所的发展战略研究放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根据国家、市场的需求和对所优势领域的分析,在广泛发动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三个层次具体的科技发展战略:
   1、在完成国家重大研制或工程任务的过程中,加强空间光电遥感技术的研究,发展空间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技术,突破各项关键技术,为国家提供新一代高级光电遥感系统。
   2、大力发展红外焦平面列阵探测器等核心元部件技术,研究新型探测器件,掌握探测材料和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工程化技术;建设和发展红外焦平面材料和器件研发基地,为我国空间遥感和探测设备提供先进的核心元部件。
   3、根据红外物理学科前沿发展和国家的需求,从红外辐射探测材料和半导体低维结构光电转换的物理过程着手,发现实验规律,建立相关模型和理论,加强原创性的研究工作,解决现代红外物理技术发展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建设国际一流的红外物理实验室。
   二、以创新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推进科学管理
   决策创新是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更好地把握所的发展方向,并逐步向创办先进的现代科研机构过渡,我们成立了以所领导班子、院士、重点学科带头人和产业负责人为成员的所务委员会,对所的发展目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文明建设规划、重大产业和基本建设投资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充分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体制、机制创新是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们通过强化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任务和高技术产业化三大块结构,采用不同的体制对其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完成研究所总公司向德福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转制,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将所服务中心改制为德虹公司,推动了研究所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成立了所光学检测与加工中心,推动了科研任务的产品化。
   管理创新是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是我所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在管理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我所把建立iso9001质量体系,作为改变管理方式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要工作。并于2001年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的现场审核,获得了产品认证证书。为了与国际质量体系接轨,确保我所承担的重大科研工程任务质量的可靠性,我所质量体系换版工作又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预计今年9月完成。
   文化创新是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所领导班子充分利用“一船两星”(即神舟三号飞船、风云一号d星、海洋一号卫星) 成功发射的机会,认真总结经验,对广大职工进行所情、所史和团结、奋斗的教育;利用内部计算机网络,邀请所领导、老专家、中年技术骨干、青年职工等参与,广泛开展题为“继承与发扬”的创新文化论坛。通过讨论,大家再一次体会到技术物理所四十余年来所形成的“同心同德,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大力协同,尽职敬业,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和“求实、创新、合作、守信”的良好所风。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两弹一星”的团队精神,为技术物理所的发展再铸新辉煌的信心。
   制度创新是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实现管理创新,注重制度建设,建立以人为本、以法治所的现代科学管理制度。2002年我所又启动了规章制度的清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我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各项工作遵章有序地运行。
   三、强化科技创新,全所通力合作,确保任务完成
   根据中科院全面推进知识创新工程的要求,在中科院光电集团的统一部署下,我们在总结一期创新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以红外光电技术研究领域的应用创新为主导,强调科技创新项目要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任务相衔接,加快成果的升级。为此,提出前沿基础性重大项目1项、高技术重大项目5项、产业化重大项目2项、研究所方向性项目3项作为二期创新项目。在过去两年中,我所还积极部署和推进所创新前瞻性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对于拓展研究所科研领域、增强原始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战略高技术发展的技术储备,以及促进科研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红外焦平面技术是国际上致力发展的一项高技术,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空间光电遥感技术发展中最大的瓶颈技术,一直是我所力求有重大突破的战略创新项目。通过一期和二期的创新试点工作,我所在红外焦平面技术上已取得重大进展。
   承担前沿基础性重大创新项目的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三次被评为a级的基础上,继续瞄准国际前沿学科,扩展研究领域。加强了窄禁带半导体红外焦平面光电子物理、量子阱红外焦平面列阵光电子物理和铁电薄膜材料和器件物理研究。在今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考评中第四次获得“a”级的评价结果,喜获“四连冠”。
   近年来,我所在完成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2002年3月25日发射成功的“神舟三号”装载的由我所研制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卷云探测仪、地球辐射收支仪、空间蛋白质装置、细胞生物反应器等五项科学实验仪器和一项科学实验,均圆满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尤其是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在同类仪器中已成为国内第一、国际第二的遥感仪器;1999年5月发射的fy-1c卫星,到目前已超期服役将近一倍,成为我国第一颗在轨长寿命气象卫星,我所研制的有效载荷工作性能稳定,并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世界业务极轨气象卫星序列;2002年5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一箭双星,fy-1d有效载荷“十通道扫描辐射计”与当今国际先进的“noaa-15气象卫星辐射计”相比,其灵敏度、空间分辨率等性能相当,而通道数量、全球原始资料的分辨率优于noaa-15,其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发射的我国第一颗hy-1a卫星,其主载荷“多光谱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的研制成功,使其具有多项技术创新点,可为我国海洋资源的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丰富的遥感应用资料;研制的蛋白质晶体生长装置,生物通用培养箱,空间细胞电融合仪也已随“神舟二号”和“神舟四号”飞船顺利升空;“创新一号”通信小卫星也做好了2003年发射的一切准备工作。
   我所的航空遥感应用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路子,在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数字城市”中,为上海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高光谱成像仪phi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遥感飞行中,获得了外方的好评。
   在创新试点工作中建立的新的运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广大科研人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全所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国家重大任务的完成。与此同时,实验条件和关键仪器设备正在逐步到位,投资1亿元的红外光电实验大楼将于2003年投入使用,园区环境日趋整洁。优美的现代化科研环境必将为国家重大任务和创新工程的完成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积极争取“十五”新项目
   根据国家和市场的需求,我所在争取国家“十五”科研任务和继续全面开展创新研究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目前已落实了一大批新的重大科研任务,开展了多项创新前瞻性的研究,对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起到良好的牵动和推进作用。目前,已落实的国家“十五”任务十分饱满,使我所在国家民用遥感卫星(气象、海洋、环境、资源)主载荷的研制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未来几年承担研制的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将更加繁重。
   我们坚信,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在新的办院方针的指导下,在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全所干部、职工一定会倍加珍惜当前宝贵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技物所发展的良好局面,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奋力拼搏,使上海技物所始终成为科学院一流的研究所,成为国家不可替代的研究所和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所。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分享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