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国际科学舞台上的“新生代”——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文化园地

活跃在国际科学舞台上的“新生代”——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该团队,有研究员11人,副研究员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并有在国外工作较长时间的经历。其中,4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a类”;6位主要学科带头人在5个不同国家获得了博士学位。该团队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文化氛围,为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做出了贡献。深入挖掘其深刻内涵、直面她的团队精神、弘扬她的科研业绩,对于进一步开展创新文化建设、推进我国地球科学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团队素质
  人才是关键,团结是力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创造国际水平学术成果的根本。以丁仲礼博士为学术带头人的“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是一支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科研团队。
  多年来,该团队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人心的原则,大力开展创新文化建设,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科研人员树立了全新的理念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团队成员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种学术研讨会,调动个人积极性,发挥个人特长,广泛交流学术思想。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自由,鼓励学术批评,年长者不压制不同意见,年轻者虚心求教,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得到充分交流,营造了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的文化环境。团队成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群体实力的优势,分析自身的研究基础和条件,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水平,掌握国际学术界最为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调整团队的研究定位和阶段性研究目标,紧紧围绕地球科学界前沿性科学问题,争取国家及部委级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协作研究。
  该团队积极开展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的教育,以事业留住人才,以感情留住人才,逐渐形成了团结协作的氛围,为形成合力创造了条件。团队成员关心团队自身建设,弘扬团队精神,团结一致,奋力攻关,营造了高效有序的科研环境和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
  二、创新意识
  跟踪国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制约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瞄准国际科学前沿、攀登世界科学高峰,是该团队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步步紧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无法超越别人。只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能跨越发展、引领潮流,为世界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该团队成员从自身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出发,立足我国地质环境的特色和优势,放眼全球,加强战略研究,增强超前意识。他们认真分析国际古气候、古环境研究领域的现状、动态及发展趋势,瞄准国际学术界最为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牢牢把握自己的研究定位和冲击目标,把我国北方的风成沉积和与风成沉积密切相关的东亚季风气候、干旱区环境等作为突破口,提出了具有创新性学术思想的重大科学问题,例如:东亚季风是何时形成的?发生过几次转型?原因何在?我国季风区、干旱区环境格局是何时分异的?驱动因素何在?重大气候、环境事件与岩石圈构造变动有何联系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体现了团队成员科学思想的飞跃和创新。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性科学问题,为今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指明了方向。
  针对这些新问题,团队成员经过充分讨论,在分析常规研究方法的可用性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研究方案。他们根据我国的地貌格局和地质记录分布特征,在我国大陆选择了六个代表性研究区,即:黄土高原、内蒙西部沙漠、内蒙东部沙地、新疆、云贵高原及青藏高原,根据这些代表区的地质背景、地貌条件和沉积物类型,紧紧围绕新生代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这一研究方向,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研究方案。这些方案既继承了常规研究方法的长处,又针对新的科学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
  科学思想的创新和科学方法的创新,为产生具有原始创新的学术成果奠定了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团队成员在新生代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国际学术界瞩目的高水平成果,为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丰硕成果
  认识地球、改造地球是地球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随着当代的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球科学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地球科学在揭示地球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规律,探讨地球起源、形成和演化过程,在能源、资源勘探与开发,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地球环境的保护和监测等方面,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重视,全球变化研究——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气候环境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的关注。“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团队,从地球整体系统出发,立足我国地质环境的特色和优势,瞄准中国新生代地质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这一国际地球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紧紧围绕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中国黄土、东亚季风、干旱区环境、黄土高原古生态、气候不稳定性、古气候参数定量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使中国黄土成为与深海沉积和极地冰芯并列的古全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之一,为我国新生代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几年,通过我国北方风成沉积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建立了全球第一个260万年来古气候演化的连续的陆相集成记录;把连续的风尘沉积从距今260万年推向770万年前后;并在六盘山以西发现了距今2200万年前的风尘沉积记录。这些科研成果是近年国际古环境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突破的科研成果,它们改变了人们对东亚季风的形成与演化、东亚干旱化环境格局形成、青藏高原隆升及矿产形成分布的传统观念,开创了中国新生代古环境研究的新局面,为人类深入理解陆地气候环境变化、探索全球古气候演化的过程和机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最近5年,该团队成员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70余篇,扩大了国际影响,展示了我国地球科学的实力,为我国赢得了荣誉。5年来,该室有7名成员共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等奖励16项。
  2000年10月,该团队荣获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2002年7月,国家基金委有关领导及部门对该团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中期调研,调研报告称:“‘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创新研究群体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是一支具有冲击世界水平的突击队,可望领导世界黄土研究的新潮流”。

  (作者:狄裘)

分享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