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里干出大事业-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文化园地

小麦里干出大事业--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

  

 

 
李振声院士在家中。(新华社记者 孙闻摄)


  李振声院士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全部献给了小麦育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成果,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人们称赞他从“小麦里干出大事业”。

支援西部,潜心小麦育种研究

  春节前夕,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一间普通的会议室里,李振声院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为了这次采访,李院士早晨5点起床,准备了大量资料,并一字一句输入电脑。在学界,大伙儿都知道好脾气的李院士对待每一件事情都非常严谨、认真。
  51年前,李振声院士响应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奔赴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杨凌,在西北植物研究所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那时,农业生产上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导致小麦减产20%—30%。引起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病菌的变异速度比育种速度快。当时培育一个小麦新品种需要8年时间,而条锈病平均5年半就能产生一个毒性更强的生理小种。
  为了寻找新的抗源,李振声搜集鉴定了800多种牧草,发现野生的长穗偃麦草等对条锈病有很强的抗性。他大胆提出了通过远缘杂交,将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
  接下来就是对杂种的鉴定与筛选。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到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工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课题组筛选的1000多份杂种中,只有小偃6号的祖父(小偃55—6)仍保持着金黄颜色,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材料!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又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因其耐强光和干热风的特性,小偃6号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以上,至今仍然有5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小偃6号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衍生出了50多个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10余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开创了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远缘杂交对小麦遗传改良极为重要,但难度大,耗费时间长。为了快速地将外源优良基因导入小麦,李振声利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为材料,在国际上首创了一套新的染色体工程育种系统。这个重大成果受到美国遗传学会主席、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的奠基人西尔斯的高度评价,并支持在中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会议”,由李振声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主持这次会议。
 
心系农业,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李振声193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农村,赶上了山东1940、1941、1942连续3年大旱,挨过饿,深知粮食的珍贵。1987年,已经在西北工作了31年的李振声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上任没多久,李振声就提出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
  当时,我国出现了自1984年以来粮食生产3年徘徊的局面,3年粮食产量没有增加,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政府急于想找到打破这种局面的方案。李振声通过3个月的调查,预测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的潜力,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在周光召院长的全力推动下,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事实证明这个预测是正确的,当我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加到9000亿斤时,黄淮海地区增长了504.8亿斤。

研究心得,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

  回顾50多年来的历程,李振声认为有四点在自己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培养和教育了自己,自己应该向社会做出回报。第二,工作要有明确的目标。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智慧有限,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集中。第三,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探索和揭示自然规律,需要经过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研究对象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如小麦育种,平均需要8年时间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所以,做这类研究,没有毅力是绝对不行的。第四,要依靠集体和团队。现代科学技术,除数学外,很少能有个人来完成,因此依靠集体和团队是成功的保证。
  李振声还反复强调哲学对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他说自己学习哲学的捷径是读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几十年的经验,让自己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李振声给自己75岁之后确定的任务有三个:第一, 继续着力培养青年一代,促进他们的工作有更大发展。第二,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业咨询工作。第三, 看看书报,练练书法。
 
       (转自《人民日报》 2007-02-28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蒋建科)
分享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