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工程所介科学党支部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活动 | 诵读科学经典 弘扬科学精神-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

过程工程所介科学党支部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活动

  4月29日,过程工程所介科学党支部支委召开支委会,讨论研究“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传承优良作风和学风”活动的安排部署,并决定通过介科学党支部三个党小组进行前期学习准备和组织,充分调动党员能动性和积极性,自行选择学习素材,每个党小组成员可共同阅读同一原创经典文章,也可阅读不同文章,并于主题党日活动进行交流体会。5月14日,介科学党支部召开视频支部会议,专题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会议由支部宣传委员任瑛同志主持。

  任瑛同志首先向参会党员传达了所党委关于“诵读科学经典、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安排,只有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科学防治,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参加视频会议的党员们纷纷就之前自己对经典文章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介科学党支部第二党小组在小组长王利民同志的带领下,共同诵读了发表于《中国科学院院刊》1995年第2期的文章,文章作者为晖烟,题目是《脚踏实地的青年学者——记流态化反应工程学家李静海》。文章记录了李静海院士从1956年到199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的37年中,经历的挫折、纠结、选择和奋斗。第二党小组的党员同志就该经典文章,并结合平时与李院长的相处交流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华蕾娜同志回忆说,认识李静海老师是在她 2009 年刚参加工作不久,对于科学问题态度的严谨,哪怕时间再紧张事情再繁多也要有条不紊地弄清楚前因后果,不能轻易放弃,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媛同志指出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了李静海院士青年时代的事迹,得到了深刻地启发和激励。李院士在学生时代经历文革、但在恢复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工大,并继续攻读硕博、出国深造。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坚持自学,这种热爱知识的精神让她不禁反省自己,当今拥有丰富充足的学习资料、安定舒适的工作环境,尤其是身处中国科学院、肩负国家科学研究的重任,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是否勤奋努力?工作后,李静海院士克服生活困难和不便、顶住来自社会的诱惑、专注研究国际前沿课题。这让她感到,原来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一条科研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如果科研工作因此被扰乱,那是很难取得科研成果的。如此心智不坚定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很难成功的。学习李院长的事迹,王媛同志意识到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要有坚定的信念,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才能实现目标。

  其他两个党小组采用每个党员诵读不同文章的形式展开活动。陈建华同志阅读了《王选的先进事迹》,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王选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2002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通过王选的事迹,陈建华同志意识到研究与创新工作应该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奋斗方向最重要,什么时间开始都不算太晚,而科研问题都是有挑战性的,要勇于迎接挑战。孟凡勇同志阅读了竺可桢先生于1941年发表于《思想与时代》的一篇文章《科学之方法与精神》。竺可桢先生在文章中提出,科学工作者应取的态度应该有三条:1)不盲从,不附和,以理智为依归,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科学工作者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近代科学工作,尤贵细密,以期精益求精。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掌握正确的方法是研究取得进展的一个前提,但更为重要的是,能体会并实践科学的精神,才是根本重要的问题。竺先生提到的这三点,看似容易,但真正实践起来,却是知易行难。马晓红同志分享了"真正的中国贵族,世界级的物理学家"----何泽慧先生的先进事迹。她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与合作者一起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上世纪50年代,在领导建设中子物理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开展高空气球、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她没有豪宅,没有奢侈物件,甚至主动放弃了更好的生活,只为报效祖国。但却拥有最矜贵的骄傲与自尊。在何先生那里,科学研究就是探索自然的本来面目,如此而已。权位和来头,排场和声势,以及华丽的包装,对何先生都没有作用。刚毅勇敢,不卑不亢,这就是一个强大的女性,一个真正的贵族。

  除了上述的几位科学家,参加视频会议的党员们还分享了其他老一辈科学家的先进事情和经典文章。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要学习这些老一辈科学家们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科学精神,学习淡泊名利、忘我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真诚质朴、精益求精的杰出品格。

 

网站地图